录井工程 ›› 2018, Vol. 29 ›› Issue (1): 34-37.doi: 10.3969/j.issn.1672-9803.2018.01.008

• • 上一篇    下一篇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的改进与现场应用

郇志鹏(), 邱斌, 胡剑风, 郇志程, 高颂, 曾杰   

  1. ①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②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电务段
    ③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④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
  • 收稿日期:2018-01-23 出版日期:2018-03-25 发布日期:2018-04-11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郇志鹏 工程师,1987年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在塔里木油田勘探事业部主要从事现场地质、录井生产管理及技术工作。通信地址:841000 新疆库尔勒市塔指小区勘探事业部B307室。电话:(0996)2173458。E-mail: xzhp-tlm@petrochina.com.cn

  • Received:2018-01-23 Online:2018-03-25 Published:2018-04-11

摘要:

油气上窜速度是现场油气层评价和井控安全评估的关键参数,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现场钻井施工的井控安全。通过对油气上窜速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得知,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是影响油气上窜速度的两类主要原因,而非地质因素中的钻具排替作用则是现场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存在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钻具排替作用影响的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油气上窜速度传统理论计算方法的改进公式。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有效消除钻具排替作用的影响,为保障钻井施工的井控安全、随钻压力监测以及油气层评价提供准确依据。

关键词: 后效, 油气上窜速度, 计算方法, 钻具排替,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 TE132.1

图1

闭排下钻过程对后效的影响示意图"

图2

闭排短下钻过程对后效的影响示意图"

表1

YM 5-5井油气上窜速度校正前后对比"

序号 井深
m
钻头
位置
m
钻井液
相对密度
静止
时间
h
油气层井段
m
迟到
时间
min
见显示
时间
min
钻具排替
情况
校正前 校正后 备注
上窜高度
m
上窜速度
m·h-1
上窜高度
m
上窜速度
m·h-1
1 7 057.0 6 989.0 1.27 68.5 6 462.0~6 481.0 186 128 闭排 1652.37 24.1 921.89 13.5
2 7 190.0 7 189.5 1.27 5.6 6 462.0~6 481.0 197 163 闭排 513.33 91.7 97.43 17.4 短下
3 7 190.0 7 163.1 1.27 51.6 6 462.0~6 481.0 200 142 闭排 1 376.21 26.7 679.95 13.2
4 7 190.0 7 189.5 1.26 7.1 6 462.0~6 481.0 188 155 闭排 534.49 75.3 111.49 15.7 短下
5 7 190.0 6 581.8 1.26 51.0 6 462.0~6 481.0 175 133 闭排 1 459.83 28.6 930.37 18.2
6 7 190.0 6 689.0 1.26 58.5 6 462.0~6 481.0 204 149 闭排 1 576.41 26.9 971.94 16.6

图3

开排下钻过程对后效的影响示意图"

图4

开排短下钻过程对后效的影响示意图"

表2

JY 3-1井油气上窜速度校正前后对比"

序号 井深
m
钻头
位置
m
钻井液
相对密度
静止
时间
h
油气层井段
m
迟到
时间
min
见显示
时间
min
钻具排替
情况
校正前 校正后 备注
上窜高度
m
上窜速度
m·h-1
上窜高度
m
上窜速度
m·h-1
1 6 756.0 6 736.0 1.26 52.1 6 382.0~6 386.0 143 113 开排 1 059.13 20.3 943.16 18.1
2 6 933.0 6 932.2 1.26 43.2 6 382.0~6 386.0 136 112 开排 673.17 15.6 572.78 13.3
3 7 000.0 6999.2 1.26 6.6 6 462.0~6 481.0 180 162 开排 162.72 24.7 105.28 16.0 短下
4 7 022.0 7 021.0 1.26 47.3 6 462.0~6 481.0 197 159 开排 759.31 16.1 684.17 14.5
5 7 236.0 7 235.3 1.26 21.2 6 382.0~6 386.0 136 106 开排 742.72 35.0 611.75 28.9 短下
6 7 236.0 7 234.0 1.26 62.2 6 382.0~6 386.0 226 163 开排 1 164.56 18.7 999.07 16.1
7 7 236.0 7234.0 1.26 64.0 6 382.0~6 386.0 230 170 开排 1 035.13 16.2 880.27 13.8
[1] 张瑞强. 后效气录井油气上窜速度的准确计算[J]. 录井工程,2010,21(4):14-16.
[2] 王岩军. 依据后效资料判断K 81 井水层[J]. 录井工程,1999,10(1):66-67.
[3] 沈琛. 地质录井工程监督[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91-195.
[4] 岳志鹏,梁文云. 在钻井施工中如何深入利用后效录井资料[J]. 南方油气,2006,19(1):24-28.
[5] 孙先长,肖宗林,刘雁婷,等. 钻具下入对后效录井的影响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10,11(7):51-53.
[6] 成萍,周文君,胥仁强,等. 气测后效油气上窜高度计算方法完善[J]. 录井工程,2010,21(1):26-28.
[1] 马青春, 刘志军, 曹现军, 祝九洲, 闫长青, 张会民. 不同录井技术条件下钻井液数据资料的深度应用[J]. 录井工程, 2022, 33(3): 34-40.
[2] 滕飞启, 衣德强, 王嘉鑫, 吴明松, 贾连超, 李永胜. 基于气测衍生参数的储层含气性评价方法探讨[J]. 录井工程, 2022, 33(2): 42-45.
[3] 黄振, 周玳羽, 付新, 贺华东, 刘鑫. 一种新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方法——分段判定累计泵冲法[J]. 录井工程, 2021, 32(2): 31-34.
[4] 黄万国, 吴墨染, 陈贺, 张会民, 余仟子, 郭青松, 田素合, 赵坤梅. 录井识别CO2及其资源的方法和意义[J]. 录井工程, 2021, 32(1): 6-9.
[5] 刘辉, 张连梁, 冷云飞, 段宏臻, 官洪波, 张洪福. 后效油气层深度归位验证及流体性质分析[J]. 录井工程, 2020, 31(3): 35-42.
[6] 胡益涛, 姜波. 乐东区块低钻速影响因素随钻分析与识别[J]. 录井工程, 2020, 31(1): 52-56.
[7] 蒋钱涛, 曹鹏飞, 关利军, 杜克拯, 周志军. 深水钻井油气上窜速度的一种计算方法[J]. 录井工程, 2019, 30(4): 40-43.
[8] 赵全国, 陈名, 邱丙静, 高磊, 陈凌云, 孙皓, 李婧. 苏里格气田低全烃值储集层含气性认识与评价[J]. 录井工程, 2019, 30(3): 112-116.
[9] 焦香婷, 孙凤兰, 杨建华, 赵慧霞, 王玉芳, 岳影, 兰杏敏.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 录井工程, 2019, 30(3): 21-26.
[10] 杨志强, 佘明军, 李油建. 激光在线识别岩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处理[J]. 录井工程, 2019, 30(2): 74-78.
[11] 郝丽萍, 刘俊东, 赵然, 窦如胜, 贾帆, 徐明, 李衡, 常静春, 盛兰敏. 苏里格气田测录井参数结合储集层有效性评价方法[J]. 录井工程, 2019, 30(2): 50-55.
[12] 王盼. 用VB.NET编程计算油气上窜速度[J]. 录井工程, 2019, 30(2): 22-27.
[13] 马春林, 黄浩. 利用排量倒推法计算地层中油气上窜速度[J]. 录井工程, 2018, 29(2): 37-41.
[14] 黄佩,王龑舒,孟韶彬,董珊珊 . 查干凹陷火山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录井工程, 2017, 28(03): 127-130.
[15] 张世明 胥东宏 张海东 丁玉柱 李勇勇. 实测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的探讨[J]. 录井工程, 2016, 27(03): 18-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李建成 江 波 杨卫东 赵彦清 胡张明 董 彪. 准噶尔盆地气测多元线性回归解释方法研究[J]. 录井工程, 2012, 23(04): 22 -25 .
[2] 全杰 吕德红 刘小超. 地化录井仪温度程序控制器的改进[J]. 录井工程, 2007, 18(01): 66 -68 .
[3] 马英杰 闻宝栋 董承文 . 提高录井仪深度系统测量精度的探讨[J]. 录井工程, 2010, 21(02): 61 -63 .
[4] 罗 伯 青. LDBE型智能电磁式流量传感器[J]. 录井工程, 2011, 22(03): 74 -75 .
[5] 张 卫 张殿强 刘应忠 慈兴华 雷 军. 中国录井行业发展思考[J]. 录井工程, 2014, 25(02): 4 -6 .
[6] 周崇文 孟祥文 李东军 董 飞. 应用综合录井技术监测泥岩段井壁稳定性探讨[J]. 录井工程, 2014, 25(02): 34 -38 .
[7] 方锡贤 张淑琴 程昌茹 姬月凤 付玉香 李长洪. 南襄盆地油气弱异常显示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录井工程, 2009, 20(04): 40 -43 .
[8] 廉 梅 赵勇刚. 测井-地震属性在大港板桥地区的应用[J]. 录井工程, 2015, 26(01): 80 -83 .
[9] 段 宏 伟. 海拉尔盆地兴安岭群火山岩岩石组合类型及层位卡取方法[J]. 录井工程, 2015, 26(02): 86 -88 .
[10] 孙合辉 陶青龙 李邓玥 陈玉新 高敬民 姜 勇 . 基于录井参数的溢流预警模型研究[J]. 录井工程, 2015, 26(04): 17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