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1-09-25
  

  • 全选
    |
    研究与探讨
  • 朱 根 庆
    录井工程. 2011, 22(03):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量调研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从充实录井技术基础理论的目的出发,介绍了录井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几种谱学方法和理论,探讨了谱学录井的概念及建立录井理论体系的途径。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谱学在录井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指出了谱学录井的技术创新前景。
  • 李玉桓 刘应忠
    录井工程. 2011, 22(03):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岩石热解、轻烃分析、罐顶气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分析等地化录井技术的现状、优势和缺陷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轻烃录井不受样品的影响,对钻井工艺过程限制较少,同时抗污染能力较强,对气层、轻质油层、油层、油水同层及气水同层、水淹层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具有独特的技术优越性,是解决PDC、油基钻井液条件下油气层识别与评价的有效录井方法。岩屑类的录井方法需要优选,才能提高服务质量。
  • 甄 建 邵玉田 刘树坤 梅 萍 高连良
    录井工程. 2011, 22(03): 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年现场工作实践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录井在井控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依据现代井控技术特点、理论研究成果,简介了录井在钻前、钻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认为准确地检测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建立正确的井眼压力剖面是井控的基础。结合精细控压钻井新技术的特点,探讨了满足精细控压需要录井技术如何发展等问题。通过简介国内外井底压力测量(PWD)系统,提出录井行业应该及早研制和应用PWD系统、随钻地层压力检测系统、声波随钻气侵检测技术、钻井液进出口排量等在线精确检测技术,建议录井行业应该在精细控压钻井中主动发挥作用,充分体现录井自身优势,扮演主角。在理顺机制的前提下,录井技术完全可以在井控工作方面大显身手,具有无限的潜力可挖。
  • 韩永刚 濮 瑞 陈述良 徐鸣祥 李永保 熊驰愿 庞江平
    录井工程. 2011, 22(03):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气的开发最早始于美国,是目前国内非常规气藏的勘探重点和热点。简介了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页岩气工业化开采因具有产量低的特点,需要采用相应的钻井新技术,以便缩短钻井周期,降低成本。为了卡准层位、发现储集层、准确预报工程异常和油气显示,录井主要应用了微钻时、岩石可钻性、气测、岩石热解、岩屑显微图像、随钻伽马等技术对页岩气储集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川庆录井在和壳牌合作过程中,发现壳牌公司录井在资料采集、数据准确、井控异常、录井报告、安全管理和人员能力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做法,有许多值得国内录井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 工艺技术
  • 谢元军 邱田民 李 琴 张晋元 周小勇 王晓阳 吴早平
    录井工程. 2011, 22(03): 2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是从2007年才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试验和应用研究阶段。为了促进该项技术加速完善和成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相应的解释评价方法可有效解决PDC钻头、空气钻井等钻井工艺的推广应用所造成的常规岩屑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岩性等难题。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26口井岩屑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的试验性应用,初步建立了基本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解释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含量变化与岩性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技术可作为录井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新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数据为岩性、物性、地层的定量解释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 高 岩 邹克元 董樱花 王晓儒 韩性礼
    录井工程. 2011, 22(03):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验证随钻钻柱振动声波录井技术在深井和水平井中岩性识别方面的应用效果,于2011年4月至6月,在塔里木油田塔北和塔中地区对该项技术进行了多口深井和水平井的测试,其中对直井段测试录井深度达6 721 m,大斜度水平井测试录井深度达7 017 m,获取了理想的检测资料。测试结果证明,该项技术不但可以在超深井和水平井有效识别岩性界面,而且对特殊地层(如奥陶系的灰岩风化壳)卡层准确。多口井录井资料的实例分析证明,该项技术在岩性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层预测功能,显示出在超深井和水平井的岩性识别、地层预测和特殊地层监测等方面具有应用优势。
  • 王志战 陆黄生
    录井工程. 2011, 22(03): 37-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异常高压是含油气盆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异常高压随钻预测比钻前预测更为准确、比钻后评价更有实用价值和意义,但它也可称为一项世界级难题。为了突破这项难题,从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入手,在深入分析不同成因机制条件下随钻测井、录井资料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以异常高压封存箱、欠压实、生烃增压、盐度原理等相对完善的异常高压随钻预测理论为依据,基于压力分布、压力盖层、压力过渡带3个层次,建立系统的异常高压随钻预测方法,提高了异常高压随钻预测水平,发挥了保障钻井安全的指导作用。
  • 毛 敏 郭东明
    录井工程. 2011, 22(03):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保海上高温、高压井钻探成功,有必要利用随钻压力录井技术实时监测地层压力的变化。综合录井通常利用随钻工程参数并结合其他井况信息综合评价地层压力,其中主要是利用dc指数结合伊顿公式进行监测,而近年来利用随钻测井数据进行实时地层压力监测的方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两种方法均已经被应用于海上高温、高压井和深井的随钻地层压力监测。通过实例分析了海上高温、高压井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法国地质服务公司最新地层压力评价系统PreVue,并对其海上监测实例进行了分析介绍。阐述了目前地层压力录井所面临的一些难点,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 李 荣
    录井工程. 2011, 22(03): 47-5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甲烷和其他烃组分在近红外、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提出甲烷的光谱吸收峰在波长为1.6~1.7 μm之间时不受钻井液中其他烃组分及水的干扰,可用于定量分析;通过分析适于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光源和检测器,提出以激光二极管光源、红外光子检测器的组合方式用于甲烷的在线检测。对光纤探头和直接浸入两种原位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测量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甲烷在近红外光谱中吸收峰与其他烃组分的差别和近红外技术的成熟,实现甲烷分析仪的传感器化在线测量是可行的,并认为应对甲烷在钻井液中的在线实时测量开展进一步的实验测试。
  • 杨 明 清
    录井工程. 2011, 22(03): 51-5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年录井实践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M 3井下技术套管后循环钻井液时发生的井漏为典型实例,系统分析研究了钻井液静液压力、正常钻进时环空压耗、套管外循环钻井液时环空压耗等求解公式和方法,求证出在套管外循环钻井液时,由于环空较小,较大的钻井液排量产生了较大的环空压耗,是导致井漏的主要原因。就如何借助综合录井实时采集参数多、智能化等优势,实时监控、预测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实时计算出不同钻井液排量下的环空压耗,实时预测发生井漏的最小钻井液排量等,提出相应解决思路。由此得出的结论表明,充分利用好工程录井技术,可减少井漏事故的发生。
  • 解释评价
  • 刘小红 卢海丽 刘芳妮 刘海霞
    录井工程. 2011, 22(03):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一口井某一油气层进行精确产能预测是一个难题,钻井过程中以录井手段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能预测,目前在国内外尚属新的领域。针对这一现状,利用中原油田东濮凹陷北部低渗透性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化验分析,结合地层测试、岩石可钻性分析以及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数据,以达西定律的平面径向流流量计算公式为依据,在分别阐述该公式中各参数与相应参数的相关性并得出各自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钻井过程中的录井产能预测。该凹陷北部7口井低渗透性储集层的初步应用表明,录井产能预测方法对于单纯为油层的试油井段而言效果较好,而对于单纯为气层以及油、气层都有的试油井段而言效果较差。虽然目前录井产能预测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但其方法的研究为钻井过程中的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方锡贤 程昌茹 孟玲志 李新房 刘 媛
    录井工程. 2011, 22(03):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S 1井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凹区,是一口以寻找页岩气为主要目的的风险探井,钻探结果证实该区页岩发育、页岩层段气测异常明显。通过对该井岩屑、岩石热解等录井资料细致分析后认为,页岩地层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丰度及厚度均满足美国富气页岩条件,但有机质成熟度处于生油阶段,结合气测录井资料,判断该井页岩地层不具气层特征,而具有油层特征。通过分析常规地质、气测、岩石热解、核磁共振各项资料后认为:2 438.0~2 540.0 m井段是最有希望获得工业油流的井段,后经压裂获工业油流。通过各种录井技术在AS 1井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录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评价页(泥)岩油气显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只能依据钻时获得可钻性来判断砂质含量的相对高低,不能定量判断不同元素的含量,不能为压裂改造提供依据。
  • 王 胜 吴昊晟 林炳龙
    录井工程. 2011, 22(03):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地评价渤海湾地区储集层流体性质,通过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及轻烃分析等地化录井技术在渤海湾地区的应用,建立了区域性的地化录井综合评价方法和解释标准,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轻烃组分谱图的形态,对该地区储集层的流体性质和油气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多口井 196层的应用中,解释符合160层,符合率达81.6%,以其中X 4井、X 3井、X 8井为例介绍了应用效果。
     
  • 装备
  • 倪 初 明
    录井工程. 2011, 22(03):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是最常用的钻井液电导率测量设备,在测量钻井液电导率时,钻井液温度对电导率传感器的测量影响很大,必须采用可行的方法进行电导率的温度补偿。神经网络补偿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适用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将其引入到电导率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中可以较好地解决电导率测量和温度补偿问题。利用该方法进行温度补偿,可使电导率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 董玉东 徐 刚 刘 沙
    录井工程. 2011, 22(03):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胜利油区单基站CORS系统的结构为切入点,从双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VPN技术、基站坐标解算、转换参数的求解、数据的提取及回传、井位信息的检验确认及查询6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经过系统测试、基站观测数据检查、井位测量监控系统应用情况检查和井位测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测量准确、误差小、性能可靠、优势明显。
  • 罗 伯 青
    录井工程. 2011, 22(03):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靶式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分析了该传感器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LDBE型智能电磁式流量传感器替代靶式流量传感器的思路。在介绍LDBE型智能电磁式流量传感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介质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传感器的优势及其安装地点的选择要求和接线要求。
  • 软件
  • 刘 方① 龙玉沙① 陈淑芹② 马 红③
    录井工程. 2011, 22(03):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地层压力剖面预测软件项目,加强大庆探区地层压力预测工作,从沉积压实理论入手,阐述地层异常压力形成的原因。通过大庆录井公司引进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软件在生产中的应用,论述了大庆探区地层压力预测的基本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关键预测程序和合理结果的确定。该软件在生产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给钻井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推动了大庆地区探井3项地层压力预测工作的开展。
  • 闫慧珍 晏高明 杨永灵 林 莉 孙 林
    录井工程. 2011, 22(03): 8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平井随钻监控与分析技术平台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对目标体进行快速综合分析和钻井导向的技术软件,集地质、录井、钻井、随钻测量信息于一体,具有现场综合分析技术优势,以可视性、实时性为实现现场快速追踪目标、精确进行地质分析提供综合性技术分析手段,成为复杂油气区水平井钻进的现场地质分析工具。
  • 陈玉成 李金锁 刘 莹
    录井工程. 2011, 22(03):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内外录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录井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对信息化平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重要敏感的数据被大量采集及存储,各种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数据的规范化和各种软件的统一管理,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出了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具体思路、原则和总体结构及实现方法,为构建录井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种录井信息实时查看和信息共享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