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显微图像录井是录井行业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但由于不同油田、不同地区、不同油质储集层的图像特征各异,且量化解释评价难度大,其应用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以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杨油层为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得出了不同沥青质及不同油质储集层的荧光显微图像定性识别特征;在分析反映荧光图像特征参数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主要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油质波长与发光面积之比和油质与胶质色差量化解释评价图板。实例分析表明,定性识别与量化解释评价图板结合应用效果良好,解释评价符合率接近90%;同时分析认为,该方法对于其他油田和地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内录井行业对西方录井设备了解较多,而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俄罗斯却知之甚少,针对此情况系统介绍了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设备具有的特点,从相互借鉴的角度出发,从仪器房、传感器、气体检测设备、地质仪器设备、软件及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对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装备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的相关装备进行比较。借鉴其优点,弥补国产录井装备的不足,可提高相关仪器的研发水平。从另一方面看,针对俄罗斯综合录井的弱点,充分发挥中国录井设备的优势,也利于进入俄罗斯开拓综合录井服务市场。
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录井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录井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但也随之出现了海上录井技术设备占用平台作业空间、录井作业操作人员增多与钻井平台承载能力相矛盾等难题,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录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分析海上录井设备配置的现状入手,探讨了海上录井设备集成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海上录井设备的集成化提出一些具体设想,以期录井设备集成化发展切实适应油气勘探开发的生产需求。
为提高综合录井传感器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信号传输质量,简化现场安装布线工作,ACE智能录井系统应用CAN总线技术实现传感器系统的信号传输。通过对CAN总线技术原理和采集方式、设计方法的介绍,结合仪器现场应用情况及使用经验,对CAN总线采集系统各类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现场故障处理措施,为综合录井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处理CAN总线采集系统的故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钻井工程事故及复杂情况会对油田的勘探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录井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钻井异常预报的效率和质量。针对该问题,在对塔里木探区的构造特点、钻井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大量钻井异常预报经验,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工程录井预警系统。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对钻井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有助于弥补其经验的不足,对于确保钻井现场预报异常情况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钻井工程事故预警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