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是通过钻井取心获得的能直观反映地质特征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岩心原貌,便于岩心的管理和分析,围绕长城钻探录井公司研究与开发的YXCJ-Ⅴ岩心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的原理、采集方法和岩心综合图绘制等内容,对钻井的新老岩心取样、采集、整理、扫描、编辑、处理等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利用该技术建立了长城钻探网络岩心库、沉积库和化石库,并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含油性、电性、岩性及岩性特征分析等评价工作。该技术解决了岩心放置时间久、信息失真的问题,在油田的勘探与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荧光扫描仪存在扫描的长度短、速度慢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为了避免岩心颜色失真,在采集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白平衡校正,并且针对岩心颜色的深浅度建立起不同的扫描参数。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以紫外光或蓝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发岩石中石油沥青物质后产生出可见的荧光图像,可直观观察石油沥青物质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为油层评价提供微观可视化信息。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量化处理的18项参数进行了研究,以试油、投产资料为优选依据,建立了不同油质的油层和油水层定性判别方法,归纳总结了喇萨杏油田水淹层评价方法,并根据定量参数分别建立了油水层、水淹层评价图板,在新井中验证应用,见到较好的效果。
含泥砾砂岩在沉积环境、岩性组合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岩石类型,与常规砾岩、含硅质砾或钙质砾砂岩以及纯砂岩相比,在录井、测井识别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为此,通过含泥砾砂岩录井钻时变化、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结合岩心取样实际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了含泥砾砂岩在录井及测井方面的主要表现特征:在不考虑钻头类型、钻井施工参数的情况下,含泥砾砂岩钻时较一般砂岩高,低于纯泥页岩,而以硅质砾或钙质砾为主的含砾砂岩,钻时呈现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的正序特征;常规测井曲线含泥砾砂岩表现为自然伽马呈中—高幅、电阻率低值、声波时差升高、中子增大、密度减小的特征;在电测成像图上,泥砾表现为暗色、低电阻率特征,泥岩砾石发育段成像图上呈“蜂窝状”特征。研究含泥砾砂岩与常规含砾(硅质砾、钙质砾)砂岩、砂岩在录井、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差异,对指导现场钻井过程中正确判定或及时修正钻遇地层岩性具有现实的意义。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具有储集层渗透率低、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存在多套油水组合等特点,油水层解释评价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释评价符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在阐述录井、测井技术优势和录井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参数意义及相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已试油的55口井182层油水层的测井、录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庆朝阳沟油田低渗透率油水层录、测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并用于20口井54层有试油结论的井段进行解释评价复查,有效提高了该油田油水层录井精细评价水平,解决了低渗透率储集层解释评价的难题。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由二维荧光分析逐渐发展成为三维荧光分析,更好地满足了录井油气显示快速发现及解释评价方面的要求。为推动该技术的快速普及及应用,分别阐述了QFA三维荧光光谱仪的分析原理、结构组成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模块组成,并针对影响定量荧光分析结果的荧光物质溶剂和温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近几年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表明,该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精度高,可满足石油勘探开发条件下对油气显示快速发现的需要。
宁东油田是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主要的石油勘探区块之一,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延安组和延长组都已获得工业油流,但是延安组的油源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客观上影响了延安组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确定延安组油源的关键在于客观评价宁东油田中生界尤其是延安组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为此通过对延安组和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有机地化指标分析,评价延安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湖相泥岩和延安组泥岩加煤层为宁东油田两套重要烃源岩,宁东油田延安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母质以Ⅲ型为主,达到生烃门限,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是延安组主要油源之一。这一研究成果为延安组油藏评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