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4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3-09-25
  

  • 全选
    |
    研究与探讨
  • 王志战 翟晓薇 秦黎明 张 卫 张新华 杜焕福
    录井工程. 2013, 24(03):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为录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更提出了挑战。为了充分发挥录井在页岩油气领域中“眼睛”与“参谋”的双重作用,从元素化学地层剖面的建立与应用、纳米级孔隙的储集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评价、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油气识别与定量评价、泥页岩水平井地层压力随钻预测和监测、页岩油气录井标准体系的修订与制定5个方面,综述页岩油气录井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并归纳提出了页岩油气录井应加大元素化学地层学、高精度核磁共振技术、页岩油气录井实验技术等研究。建议企业、高校、研究院联合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提高录井在非常规领域的水平与地位;举办页岩油气(非常规油气)录井培训班和技术研讨会;加大加快对非常规录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力度。

  • 廖 静 徐海春
    录井工程. 2013, 24(03): 6-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测录井作为一种直接测量地层天然气含量和组成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油气勘探中发现油气的重要手段。鉴于传统气测数据分析方法基本不能在深度域上进行多点对比分析,对气测信息使用程度低,为从更深层次挖掘气测数据信息、放大气测异常信号,通过对经典的烃组分三角图板进行数学分析,获得三角形大小、M点在价值区坐标的3条连续曲线,并对皮克斯勒图板进行变换获得C1/C2、C1/C3、C1/C4 3条曲线,结合3H比值法与气体比率法,形成了一套气测综合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琼东南盆地内已钻气层数据统计分析对比,得到了适合该盆地的气测综合曲线解释模型,在实际钻井应用中解释结果与测井解释、测试产能结论符合率高。
  • 杨 德 勇
    录井工程. 2013, 24(03): 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地质录井方法只能对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进行定性的描述或检测。近年来,为了适应勘探开发难度增大及钻井工艺快速发展的需求,开发了多项录井新技术,使得录井定量检测储集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成为可能。通过阐述不同属性的录井定量采集技术形成与发展现状,归纳了基本形成的地质录井定量采集技术体系,并针对地质录井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该定量采集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油气层综合解释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对于指导勘探开发决策、提高勘探开发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吐洪江 韩国生 田 野 姜绍芹 陈 丽 谢天虎
    录井工程. 2013, 24(03): 1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含油饱和度是储集层解释评价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为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以岩石热解录井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多口井的岩心、井壁取心的岩石热解分析,利用地化样品热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推导出砂岩储集层的含油饱和度公式,该方法操作简单,只要在进行岩石热解分析时将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用天平称出即可,然后通过前后质量的差值计算出含油饱和度。实例证明,热失重法与室内分析含油饱和度的原理相同,与测井、核磁录井测定的含油饱和度数值接近,该方法是一种既经济、又快速的计算砂岩储集层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岩石热解录井热失重法计算含油饱和度方法可以填补岩石热解录井在储集层物性分析中对含油饱和度计算的空白与不足,对于提高录井储集层解释评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工程录井
  • 廖茂林 胡益涛
    录井工程. 2013, 24(03): 19-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D区块普遍存在储气层位多、地层压力变大、构造复杂等特点,使得钻井过程中井下复杂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影响钻井周期,增大了钻井成本,因此,为了保障钻井安全、提高钻井效率,进而降低高温高压井钻井成本,在钻井过程中实时监测地层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使用dc指数与深度建立二维坐标系,然后采用伊顿经验公式法计算地层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并借助于Geoservices公司研发的equiPoise系统,实现了系统化、程序化地对地层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进行实时监测。这种方法在南海D区块的3口井进行了实际应用,最终的监测数据与实际测量压力结果对比吻合率达到98%以上。

     
  • 张 继 军
    录井工程. 2013, 24(03): 26-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滑动导向钻井技术是侧钻水平井主要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法。由于侧钻水平井受靶前位移小和环空间隙小的制约,降低了滑动导向过程中井眼净化效果,影响了侧钻水平井滑动导向效率。通过分析侧钻水平井滑动导向效率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一种基于随钻环空压力测量(PWD)的侧钻水平井滑动导向技术优化方法,即取接单根工况为研究对象,将接单根时的当量钻井液密度(EMW)按照时间绘制当量钻井液密度剖面图,定义关泵最大和最小压力时间窗口以及平均压力时间窗口,比较窗口内压力大小的变化趋势、评价井眼净化效果,提高了井眼净化监测的时效性,优化了滑动导向技术,同时也扩展了PWD工具在定向井技术方面的应用。

  • 工艺技术
  • 李 斌 魏振林 杨金胜 张莉霞 周远福
    录井工程. 2013, 24(03): 2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PDC钻头钻井、空气钻井、水平钻井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应用,利用传统的岩屑录井方法对粉末状岩屑岩性的准确定名已成为难题。准噶尔盆地开展 X射线荧光录井技术应用方法研究,旨在解决该地区火成岩的岩性准确快速识别问题。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有代表性井的火成岩样本,研究了11种火成岩共910个样品的元素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初步建立起图板快速判别方法,结合各元素在剖面中反映的规律特征,能清晰指示地层变化趋势。应用实例证明,该图板判别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对所分析的粉末状岩屑做快速分析与解释,适合单点分析,快速鉴别岩性。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判别模型的不断优化,这项技术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何炳振 蔡茂佳 李万强 李晓祥
    录井工程. 2013, 24(03): 33-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压裂改造效果需要对储集层特征深入认识,在钻井取心稀缺、严控成本的背景下,对储集层返出岩屑进行深入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一思路指导下,通过利用岩屑资料进行薄片鉴定分析其矿物组成,结合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确定储集层泥质含量、黏土矿物类型及其组分含量,据此可判断储集层的水敏性。根据泥质含量大于5%且泥质中黏土矿物类型属于蒙脱石或伊蒙混层时必须考虑压裂液防膨的工艺要求,采用岩屑替代岩心开展防膨剂浓度实验,优选压裂液体系配方,确定最优化的黏土防膨剂质量分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措施改造。该方法解决了岩心不足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已实施6口井9层,其中67%的试验层通过压裂改造获工业油流,为提高改造效果提供了新途径。
  • 曹凤江 肖光武
    录井工程. 2013, 24(03):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气测录井中,全烃检测值高低、曲线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储集层信息,近年来关于钻井液全烃检测值与钻井液粘度、密度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校正和恢复计算方面。为了研究水基钻井液粘度、密度的变化对气测全烃检测值的影响,通过模拟钻井液循环过程的实验,得出钻井液粘度、密度对气测全烃检测值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基钻井液最适宜气测全烃检测的粘度范围为70~85 s,且在钻井液密度小于1.20 g/cm3时,脱气效率最高、全烃检测效果最佳,从而为气测资料校正方法奠定实验基础。
  • 邓建华 王玉善 邢 芳 李国良 邵映明 闫子翔 唐智博 于富美 陈凌云
    录井工程. 2013, 24(03):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苏76区块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四低气藏。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储集层砂体纵向上多期叠置,横向上复合连片,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集层薄,目的层盒8段有效砂岩厚度为7~11 m,单层气层厚度薄,仅2~5 m,直井开发经济效益差。针对该区块水平井实施,分别阐述了井区优布署原则和井震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采用多参数、多角度相互印证的综合造井方法;根据地质综合研究,结合水平井轨迹设计主要因素,明确了目的层水平段层位、长度及轨迹方向;强调了“两阶段、三结合、四对比”是随钻地质导向卡准水平井入窗点、实现水平段控制的关键。该区块的水平井开发效果表明,苏76区块完钻水平井平均砂岩钻遇率87.2%,平均气层钻遇率49.9%,平均单井日产天然气4.53×104 m3,开发效果较好。
  • 解释评价
  • 牛 强 慈兴华 王 鑫
    录井工程. 2013, 24(03):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BYP 1井沙三下亚段泥页岩油气层的各项关键评价因素,其中重点探讨泥页岩储集层脆性、有机质丰度两项最关键因素的录井评价方法、标准以及泥页岩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检测的Si、Ca、Mg、Al 4种元素的纵向变化分析定性判断页岩储集层脆性,引入脆性指数BI,建立高、中、低三级定量评价标准,可确定储集层的可压裂性;通过对油基钻井液条件下岩石热解参数S0、S1、S2的实验对比分析,修正了岩石热解有机碳含量的计算公式,并建立特高、高、中等、低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在该井解释评价实践中,选取适用的录井页岩气评价参数,结合录井响应特征,以好、中、差的评价结论对BYP 1井泥页岩油气层进行了评价,认为泥页岩油气层综合评价需要同时考虑含油气量的高低和油气的产出能力(储集层的可压裂性)。
  • 马 红 孙凤兰 于凤梅 解 文 黄 林
    录井工程. 2013, 24(03): 49-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储集层具有厚度薄、岩性多样化的特点,通过现场地质录井常规手段、碳酸盐岩含量分析、薄片鉴定、微钻时细分储集层等方法,解决了岩性混杂不易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现场录井对岩性的识别能力。在油气层解释评价方面,结合其储集空间的特殊性和原油物性特点,总结了气测参数曲线变化特征,分析了岩石热解谱图形态的响应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峰基比湿度比气测解释图板和Pg-OPISt-S2/St岩石热解解释图板。在实际生产中,该地区白云岩分布区域共实施探井18口,利用录井资料有效地识别了白云岩储集层并进行了流体性质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77.78% ,以BS 6井、B 44X 1井两口井为例对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 向 斌 魏玉堂 陈永胜 唐新运
    录井工程. 2013, 24(03):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吐哈油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常规荧光录井很难判断储集层含油性的难题。在阐述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意义、标准工作曲线制作、仪器稳定性检测以及样品挑选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定量荧光录井谱图特征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定性识别轻质油储集层的荧光谱图法。利用岩屑、岩心定量荧光分析数据,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对不同含油气性质储集层的荧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对比,以试油及投产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基于特征参数(相当油含量、油性指数和对比级别)的储集层定量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可实现该凹陷轻质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总体符合率可达80%以上。
  • 孟 新 连
    录井工程. 2013, 24(03): 60-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气体钻井工艺条件下的气测录井存在气样采集与油气层评价难题,建议采用专业的气体钻井采集分离专利技术采集气样。在分析气体钻井与常规钻井对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和介绍气测定性解释评价法——全烃曲线形态法的基础上, 通过对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工艺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气水关系、地层压力及其相关性的分析,在排沙管线全烃值稳定状态下引入川西气井稳定试井中计算绝对无阻流量的公式,并在地层压力较大而井下流体流动压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对气测定量解释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全烃和泵入气体排量计算天然气无阻流量(地层产气量)并以其为依据,初步形成了随钻对储气层进行相对定量评价与产能评估的方法。从该地区4口气体钻井施工井的测试井段来看,虽然该计算值与实际测试值有差别,但该计算方法可作为储气层评价的有效手段。
  • 李 士 杰
    录井工程. 2013, 24(03): 6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庆外围油田指分布在大庆油田周围市县的小区块油田,多属于低孔渗油藏,储集层中油水分布受构造、岩性及断层等因素控制,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后,油水关系更加复杂,水淹层解释更加困难。葡萄花油田属大庆外围油田,葡北区块位于葡萄花油田穹窿状构造北部,主力产区主要为一断块128井区和葡北108井区,储集层平均空气渗透率90 mD,有效孔隙度23.6%,属于低渗透储集层。为提高葡北区块解释精度,根据葡北区块已投产井资料,以井壁取心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块评价低渗透油层水淹程度的岩石热解剩余油饱和度与测井有效孔隙度的图板法、热解气相色谱的谱图法和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的图像法3种评价方法。应用表明效果较好,可作葡北区块水淹层解释评价的有效方法。
  • 李 富
    录井工程. 2013, 24(03):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测录井的优势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气测数据的环境影响因素校正问题,制约了储集层解释评价纵横向的可比性,不利于解释标准的建立。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地区中浅层泉四段扶余油层是吉林油田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由于该区含油储集层气油比偏低、重烃含量很低,再加上烃源岩背景气活跃以及工程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气测解释评价油水层标准。鉴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烃源岩——青一段泥岩层分布广泛且稳定,尝试利用青一段泥岩层作为标志层,应用泉四段显示层气测全烃及甲烷最大值分别与该标志层气测全烃及甲烷最大值之比值,来消除环境因素对气测值纵横向可比性的影响,针对让字井地区建立了气测评价图板,即气测显示层全烃和甲烷分别与标志层全烃和甲烷比值法图板。实践应用表明,气测解释评价符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效果较好。
  • 地质研究
  • 蒋建平 韩军伟
    录井工程. 2013, 24(03):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北区块东部奥陶系鹰山组顶面的卡取直接影响施工井井下安全和后期采油。针对该区块的地质概况,强调了理解地质设计、收集邻井资料、掌握区域地质特征及结合地震剖面追踪分析与预测地层发育深度和厚度的重要性。在录井现场根据标志层——石炭系巴楚组标准灰岩段特征,结合岩屑观察和碳酸盐岩含量分析数据准确识别岩性,可实现该区块东部奥陶系鹰山组顶面的准确卡取。已完钻井证实,在玉北区块东部利用上述方法,奥陶系鹰山组顶界和中途完钻井深卡取符合率达85%,可有效保证井下施工安全和后期采油效果。
  • 谭伟雄 刘 坤
    录井工程. 2013, 24(03): 78-80,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水平井作业难度,必须在了解钻井区域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有效识别地层对比“标志层”,为钻井井眼轨迹优化和实施调整提供依据。通过分析LH油田海绿石层沉积环境及分布特征,利用地质录井、随钻测井资料准确识别海绿石层的响应特征,结合地质导向模型,对水平井着陆井段轨迹进行及时调整,确保井眼轨迹满足油藏开发要求。通过实例说明,LH油田海绿石层的有效识别,对于提高水平井作业效率具有较好的效果,在LH油田实施水平井工艺7口井,其中1口井因定向工具造斜能力不足,目的产层B段入窗时井段井斜角为84.5°,其余井入窗时井段井斜角为87.5°~89.5°,均满足设计轨迹要求。认为LH油田珠江组砂泥岩段底部海绿石层横向分布稳定,厚度适中,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利用录井、随钻测井资料响应特征能准确识别海绿石层;海绿石层的识别及其成因分析,可用于该地区中新世时期沉积环境解释;海绿石层沉积特征和识别特征分析,可辅助进行地层对比和随钻地质导向,满足油田开发对井眼轨迹的要求。
  • 聂朝民 熊正祥 李玉英 程昌茹 李长洪
    录井工程. 2013, 24(03): 81-8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Termit盆地的尼日尔Agadem区块是中石油海外最具潜力的风险探区,为在深层次的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从烃源岩特征入手,开展了Agadem区块白垩系上统Yogou组和Donga组成藏条件研究,重点分析油气运移特征、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并详细阐述了该区块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白垩系上统的 Yogou组和Donga组泥岩具有生烃潜力,Yogou组泥岩是Termit盆地的主力烃源岩。Yogou组砂岩储集层物性好,其上覆沼泽相泥岩可作为局部盖层;Donga组砂岩储集层物性次于Yogou组,以上覆Fachi泥岩为区域盖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区内发育的二级断层, Yogou组油气藏不仅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也受岩性控制,多为构造岩性油气藏;Donga组油气藏处于下部成藏组合,主要是受构造控制以侧向运移为主的原生油气藏。
  • 单 丽 娟
    录井工程. 2013, 24(03): 8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统一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是做好勘探部署的关键。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以及勘探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对资料的重新认识,使原来存在分歧的地层有可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和地层划分。随着新钻探井资料的增多,针对松辽盆地泉头组四段的层序划分一直存在的争议,对现有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重新分析对比,总结出该段地层特征和地层对比划分的基本方法,解决了泉四段底部界限不清晰,无明显标志,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综合泉四段岩电特征,利用高分辨率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进行四级层序界面的识别,确定其界面的识别标志主要有冲刷面、测井曲线泥岩基值转折点、沉积旋回的转换面、砂泥岩的突变接触面4种。
  • 陈淑芹 李洪香 王秀萍
    录井工程. 2013, 24(03):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9803.2013.03.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板桥斜坡位于歧口凹陷有利生烃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后备勘探潜力区带。通过开展沙三段斜坡类型及演化特征、烃源岩类型及资源潜力、砂体展布及储集层分布等研究,优选大张坨断层下降盘板桥低斜坡区为天然气潜力目标评价区。研究发现,板桥低斜坡构造背景有利,砂体发育,储集物性好,储盖组合优越,源储一体,与斜坡构造的断裂组合构成统一的疏导体系,具备形成深部大型天然气藏的条件。依据以上结论进行了砂体精细预测、油气成藏评价等综合分析,确定预探井位,有效指导了勘探部署。